的送到儿童村了。现在正剩下一个孩子了。孩子叫小翼。腿有些毛病。一直沒人认养。” 潘文君边说边带着唐振东到了救助站后面的一排宿舍。“帅哥。我怎么看你有点面熟。咱们以前见过吗。” “恩。”唐振东只是象征性的恩恩。这是他回答别人的常用语。 “咯咯。你真坏。你平时就是这么泡女孩子的吗。”潘文君笑的有些放浪形骸。还时不时的对他抛媚眼。 唐振东“恩。好”的应对着。还沒给潘文君进一步泡他的时间。就到了后院。 男孩见了唐振东本來准备马上跑过來。但是看到了旁边的潘文君。他倏地停住脚步。潘文君介绍道。“这就是小翼。他腿。恩。现在我们这里只有他一个孩子了。好了你们先聊。” 潘文君走后。小翼才高兴的一瘸一拐的跑了过來。“师父。你來了。” 唐振东点点头。拉着小翼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开始询问小翼这两天站桩的感觉。那个疯老头见了唐振东和小翼说话。他沒有任何的反应。依旧坐在院子里。抬头看着太阳。直到太阳把他的眼睛刺的老泪流过脸颊。 。…… 王俊。今天的采访任务是社会救助站。这是报社总编给的任务。现在的社会升平。哪有那么多的劲爆新闻。身为记者。只能自己找新闻。 十八大后党开始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王俊这就是來关注弱势群体了。 他这次采访的对象是救助站的站长。站长非常会办事。还沒开始说话。就是两条黄鹤楼塞进了王俊的包里。不过王俊是高低不要。不是他不抽烟。不抽烟也可以送人。而是因为最近的《新快报》陈永洲报道中联重科的事情。中宣部对于记者收受好处。假报告的事情给予了重点关注。这是一个社会敏感点。连一个报社的社长都不能幸免。更别说自己在这节骨眼上撞枪口了。 收受好处可以。报道也可以。但是这必须有个最基本的基础:那就是必须报道的事件是事实。或者跟事实相差不大。当然这种相差不大的情况。收费。哦。不是收费。是劳务费肯定要相应多一点罢了。 站长见王记者沒有收。就开始恭恭敬敬的介绍起救助站最近的情况。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各种救助。王俊是边听边纪录。最后他还提议去救助站后面去现场采访下这些社会弱势群体。 第四卷 014 一定是他 王俊跟救助站站长一起到了救助站后院。这里象征性的住着几个人。两个中老年妇女。一个疯老头。还有一个瘸腿小孩小翼。不过小翼此时正在跟唐振东依依不舍的话别。 “站长。你这里这么多房子。住的人可不多啊。” “呵呵。记者同志。是这样。我们救助站的最大救助能力是一百二十人。恩。前段时间。有批人被我们遣送回原籍了。还有一些孩子被送到了sos儿童村。你知道的。孩子在我们这里得不到任何的教育资源。而儿童村这方面就很擅长。所有我们这里有一些适龄的孩子都会送到儿童村。当然还有些家长会直接到我们这里挑孩子领养。除非有些残疾儿童。恩。他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只有他们。哎。记者同志。你懂的。” 王俊点点头。“我理解。” 站长招呼潘文君。“小潘。小翼呢。记者同志要看看这孩子。呼吁下社会给予这些残疾孩子以温暖。” “刚刚有社会上的人來看小翼。小翼有些不舍。跟着他出去了。想送送这好心人。” 王俊一听。这就是新闻。“站长。走。咱们也出去看看这救助站的孩子怎么会对來看他的人依依不舍的。这才是人间真情。” 站长也很高兴。这突然冒出來的一出。听王记者的意思。这才是新闻点所在。上天保佑。这真不是自己提前安排好的。 王俊走出去不远。就看到一个坡脚男孩。拉着一个高大男人的手。有些依依不舍。王俊快步走上去。“对不起。打扰一下。咦。怎么是你。” 王俊看到这个高大男人原來是在车站差点把自己撞倒的那人。他反应很快。幸好他扶住了自己。王俊倒是不怕摔。最主要是他后背被的这架报社发的尼康相机金贵。摔坏了也是个麻烦事。 况且王俊对这人很有好感。这人长得高大魁梧。面色黝黑。神色冷峻。这样的人。王俊是不敢与他动手的。当然王俊不是喜欢动手的人。但是这社会有很多自恃武力值很高的人。他们喜欢动手。但是这人不但沒有动手。反而眼疾手快的扶住自己。这让王俊对他印象不错。 “是你。”唐振东也沒想到自己刚刚撞的人。会在这里遇到。 “呵呵。是我。咱么也算老相识了。你是专门來这里看望孩子的。” 唐振东点点头。“我跟他m.duoJu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