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侦探波洛探案全集

第二十七章 旅程开端


免遭下一次的婚姻之苦。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很多年。每一次婚姻的苗头一出现,恐吓信就会如期而至。
  “但是马上我们就会发现一件真正有趣的事情。莱德纳博士登场了,这一次没有恐吓信出现!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止她成为莱德纳太太了。而直到结婚以后她才又接到了一封信。
  “现在我们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
  “让我们再来依次看看这几种理论。
  “如果是莱德纳太太自己写了那些信,问题就很容易解释了。因为莱德纳太太是真心想和莱德纳博士结婚,所以她也确实嫁给他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她为什么婚后还要再给自己写信呢?难道说她对于戏剧化生活的渴求强烈到难以压制的程度了吗?而且为什么只写了两封呢?在那之后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她再也没有接到过其他的信。
  “现在再看看另一种理论,假如这些信是她的前夫弗雷德里克·博斯纳(或者他的弟弟)写的,为什么恐吓信会在婚礼之后才寄到?想必弗雷德里克是不会愿意让她嫁给莱德纳博士的,那么他又为什么没有阻止这场婚姻呢?毕竟前面的每一次他都成功了。那么为什么这一次直到婚礼已经举行之后,他才又重新开始发出威胁呢?
  “有一个不太令人满意的答案,那就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无法更早地提出反对。他当时可能正在坐牢,或者人在国外。
  “接着,我们再看看那次未遂的煤气中毒事件。看起来这极其不像是一个外人干的。筹划这件事的很可能就是莱德纳博士夫妇。而我们又想象不出莱德纳博士有什么理由要这么做,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莱德纳太太自己策划并实施了这起事件。
  “为什么?为了寻求更多的刺激?
  “在那之后,莱德纳博士夫妇旅居国外,在十八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直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再也没有受到死亡威胁的打扰。他们把这归因于他们成功地掩盖了行踪,但这种解释其实是相当荒谬的。在当今这个年代,仅靠出国根本达不到这个目的。对于莱德纳夫妇而言尤其如此。他本人是博物馆考古队的负责人,只要问问博物馆,弗雷德里克·博斯纳马上就能够知道他的准确地址。即便他生活拮据,无法亲自去追踪这对夫妇,但继续写恐吓信应该也不会有任何障碍。而依我所见,像他这样一个对她如此痴迷的男人一定会这么做的。
  “然而,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音信皆无,直到这些恐吓信又重新出现。
  “为什么这些恐吓信又回来了呢?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最简单的答案就是莱德纳太太感到无聊了,需要寻求更多的刺激。但我对这种解释很不满意。这样的戏码有点儿过于庸俗简陋,和她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的人格特征并不相衬。
  “那么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对这个问题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不抱成见。
  “我们有三种明确的可能性:一、那些信是莱德纳太太自己写的;二、那些信是弗雷德里克·博斯纳(或者年轻的威廉·博斯纳)写的;三、那些信一开始可能是莱德纳太太或者她的前夫写的,但后来的这些则是仿造的,也就是说,是由某个知道以前那些信的存在的人写的。
  “现在我准备直接考虑考虑莱德纳太太身边的人了。
  “首先我调查的是每一个队员实际上可能拥有的实施犯罪的机会。
  “从表面上大体来看,除去三个人之外,其他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实施犯罪(这是仅就机会而言)。
  “莱德纳博士拥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从未离开过屋顶。凯里先生在挖掘场值班。科尔曼先生在哈沙尼。
  “但是我的朋友们,这些不在场证明并不像它们看上去的那么令人满意。我需要把莱德纳博士排除在外。他自始至终都在屋顶上,直到谋杀发生以后一个小时十五分钟他才下来,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
  “但是我们能够确定凯里先生一直都在挖掘场吗?
  “而谋杀发生的时候,科尔曼先生真的是在哈沙尼吗?”
  比尔·科尔曼的脸变得通红,张了张嘴又闭上了,心神不宁地看了看四周。
  凯里先生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波洛继续平稳地说下去。
  “我让自己感到满意的是,我还考虑过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如果内心的感觉足够强烈的话,也完全能够去实施谋杀。莱利小姐有勇气,有头脑,而且带有一种冷酷无情的特质。当她和我谈起这个死去的女人时,我曾经开玩笑地对她说,我希望她也能有一个不在场证明。我想莱利小姐那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至少在她心里也有一种欲望,一种杀人的欲望。不管怎么说,她当时立刻就撒了一个很愚蠢并且毫无意义的谎。她说她那天下午在打网球。而第二天我就在和约翰逊小姐的一次偶然谈话中得知,莱利小姐在谋杀发生的时候根本没在打网球,实际上她就在营地附近。这让我想到,如果莱利小姐在本案中无罪的话,她也许能够告诉我一些有用的消息。”
  他停了一下,然后平静地说道:“莱利小姐,你能告诉我们,那天下午你看见什么了吗?”
  那个女孩儿并没有立即回答。她依然头也不回地看着窗外,当她开口说话的时候声音显得超然而审慎。
  “我午饭后m.dUOJUcai.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大侦探波洛探案全集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