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该送她去机场的,孩子懂事,怕我店里走不开,叫我送到地铁站就行了。” 老高:“你知不知道孩子今天的行程?” 余灿说:“她上午在家,吃过午饭来我店里拿东西,她带回去给她奶奶。等到两点四十几分,我送她出去。” 老高:“她今天去过你的店?” 余灿:“对。” 老高:“噢,那她有没有吃东西?” 余灿:“有,我怕她赶不上晚饭,下午点了吃的让她垫垫再走。” 老高:“吃了什么?” 余灿:“三明治和奶茶。” 老高默默记下这一笔。 问完余灿,他又使唤小李跑腿,去余灿店里找店员核实这一情况。 店员们证实,约两点左右,老板娘的女儿来过一趟,一起吃了下午茶。两点四十分钟,余灿送她离开,三点二十五分返回。 家居城离直达机场的地铁站的车程,差不多就是二十分钟。 由此可推测,死亡时间是下午四点到六点。 七点多,余灿收到不明人士的纸条,要她少管闲事。 人已经死了,却虚张声势……难道凶手觉得,尸体一时半会儿不会被发现,从而争取到一些时间? 有什么用呢? * 尸体被发现的第十二个小时,简静来到案发现场。 她见到季风的第一句话,就是斩钉截铁地反驳:“这不科学。余灿的女儿知道个屁,不来杀我,杀一个和案子无关的小姑娘?” 季风在外奔波小半月,吃不好睡不好,昨天又忙了一夜,眼球上全是红血丝,看着就骇人。 但他仍然耐心地安慰简静:“不是你的错。” 简静硬邦邦道:“我没这么说。” “我不是安慰你,你说得对,冲蔡昕下手没有道理。”季风说,“杀余灿还说得过去,杀她女儿有什么用?恐吓?寄信的时候,人已经死了。” 简静说:“要么是蔡昕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要么就是挑衅。” 前者先不说,挑衅……其实不太对劲。 她挑衅王世能成功,是源于他对她的特殊感情,二人有牵扯不清的情感博弈。 但在网上发布的消息十分普通,正常人看到,胆子小的说不定消声灭迹,胆子大的直接干掉她。 为什么是蔡昕? 她的死亡有什么意义? 简静凝视着被封锁线圈起来的现场,地上还有烧焦的痕迹,女尸的位置被白线描画,莫名一股阴森之气。 “现在能确定,凶手就是同一个吗?”她问。 季风颔首:“有些细节不方便留在资料里,但焚尸的方式完全一致。” 同样是死后焚尸,不同的人做来有不同的方式,尸体的摆放和处理亦是如此。这几起案子,尸体均衣着完好,平直摆放在地,油在周身浇了一圈,小心没有淋到尸体,周围也没有其他助燃物。 点燃的器具不明,反正不是火柴或者香烟,没有留下痕迹。 这些细节从未对外公开,模仿作案做不到那么相似。 简静偏了偏头,道:“那么,这起案子必然是有用的,就好像很多年前,他突然杀了李小暖一样。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动机……不,也许动机就是……” 她抬头,看向他的双眼:“不在场证明?” 第400章 回避 李小暖一案中,武红林因为在死亡时间内,出现在案发现场一带,被认为是最重大的嫌疑人。 可蔡昕之死,等于变相洗清了他的嫌疑。 那么,简静先前对于李小暖死亡时间的推测,可能性就大幅度提升了。 或许李小暖根本不是死在晚上。 让她中午吃饭,即可混淆所推测的死亡时间,再加上冰天雪地,尸体先经过冷冻后又被焚烧,根本无法从尸体反应检测,略微施加机关,便能制造出下雪后凶手无法赶到的假象。 而凶手费尽心机制造不在场证明,无疑是想洗脱自己的嫌疑。 因此,下午没有不在场证明,晚上有的人,最为可疑。 只可惜十年过去,相关人员对于案子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很多线索一旦错过就无法追回。 但相同的思路,是否能够运用在本案中呢? 案情多么相似啊。 一样以胃容物消化为推测的根据,有没有可能蔡昕的死亡时间不对呢? 似乎不行。 下午2点到2点40分,蔡昕曾出现在余灿的店中,不止一人证实她还活着。即便凶手巧舌如簧,骗她暂时不上飞机,又让她吃了晚饭,那么,胃部应该会有其他食物的残留。 除非晚饭和下午茶吃得一模一样。 知道下午茶吃什么的人有谁?余灿店里的人,包括余灿。 论起不在场证明,无疑余灿的嫌疑最大。M.dUOjU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