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起,四爷回过神来,原来是下人送茶点上来。 芽毫金黄,香高味甜,条索细小俊秀,色泽乌润,正是福建的正山小种。四爷和陈巡抚一起用茶点,轻轻抿一口,就是一脸享受和满足。 四爷看儿子一眼,“感叹”地说道:“味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色橙黄清明、红浓绚丽,细细体味其香、蜜、柔……这正山小种,不亏是红茶中的‘祖茶’。” 陈巡抚发现四爷的用意,非常乐得配合。 “采自武夷山深处,天地精华所长,一芽一叶都是精挑细选,有当地的茶农用松针或松柴精心熏制,闻起来是非常浓烈的香味,配合煮茶的水,泡茶人的手艺,喝起来更是‘香高而不过于强烈,水细而含蓄,滋味隽永醇爽……’” “谁能想到,当年只是作为加工绿茶出来的‘次品’,现在居然是闻名中外。” 四爷“郑重”地点头。 “茶有茶道。草加人加树,才是茶,才是我们的茶道。福建红茶现在大量出口,属于‘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内,却是内涵隽永却又无声无息。” “陈巡抚作为福建的父母官,可以将福建红茶推广到大清国的各个地方。这样秋冬季节里的午后,空闲来一壶红茶,几份点心,配合丝竹之乐,焚香插花,却是可以。” 说着话,四爷还热情地招呼陈巡抚用点心。 陈巡抚哈哈哈笑。 “王爷言之有理。秋冬季节,来一份红茶更好,养生暖身解腻。下官却有将福建、广东、小琉球的红茶推广出去的打算。” 顿了顿。 “王爷这里的点心好,瞧着就好看。” 四爷也是笑。 “没有什么技巧,就是花样凑趣,小孩子喜欢。” “陈巡抚回去的时候,可以带一份回去。” “下官谢王爷。”陈巡抚大方地接受。 ………… 四爷和陈巡抚两个用着香喷喷的正山小种红茶,用着温热香甜的小点心,一边聊家常,一边说着大琉球的事情,弘晙阿哥的心神终于被吸引。 小耳朵动一下。 大琉球? 小鼻子翕动几下。 红茶的花香气! 玫瑰花的味道! 红豆糕的味道! 草莓夹心的味道! 弘晙阿哥心中微动。 眼睫毛轻轻抖动一下,眼睛微微睁开。 他阿玛和陈巡抚对坐一张小圆桌,桌子上,除了一茶壶,几个茶杯,一些文书之外,还有三个画功精美、做工精致的高足粉彩点心碟—— 碟子里几份刚出炉的小点心。 夹心马卡龙、红豆糕、玫瑰糕,加上一壶正山小种的红茶,这自然就是顶级的秋日下午茶享受。漂亮的小碟子和色彩缤纷,形状可爱的小点心相映成趣,呼吸间更有一份甜香扑鼻,人看着就眼亮、心悦、手动。 弘晙阿哥当然也是心动,想要手动动。 心动就行动。 可是,阿玛是故意的。 弘晙阿哥气呼呼地鼓一鼓腮帮子,莫名委屈地吸吸鼻子。 福建巡抚陈瑸,大约五十岁的样子,一身藏青色的便服,标准的汉家文人气质,身形消瘦,精神矍铄。 他乃是广东海康人,沿海务农家庭出身,康熙三十三年高中进士,康熙三十九年任古田知县,先后做过小琉球主政、四川提学道、小琉球的台厦道等等官职。 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深入民间,明查暗访,审理案件,释放前任官员无辜扣押的囚犯……人人称赞。尤其他在小琉球5年,革陋规,禁酷刑,恤番民,重教化,施政得体,民心向化,小琉球动荡的局面安定下来。 皇上就曾经说过,“……沿海务农之人,为官也不忘根本。既不是要做什么世家大族,又没有门生故吏。天下人都称赞他清廉,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哪能得到这么崇高的声誉呢?而他还有才能办大事,国家有这样的官吏,实在是天下的大好事……” 有功且清廉,从湖南巡抚到福建巡抚,堪称一名“苦行头陀”。这就是天下人对他的评价。 更难得是,他身为一方巡抚,还是心系家乡,这次广东改革他不光是大力支持,还提出几条行之有效的建议,发动家乡人大力支持,带头捐款资助家乡的堤坝修建…… 弘晙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可是弘晙刚要和他打招呼,又想起那个“公鸭嗓子的变声期”,心里一“酸”,那个难受得来—— 伤心难过之下的弘晙阿哥,拿出他从玛法、阿玛这里学来的本事,“装模作样”的做派非常到位,陈巡抚没有发现,但是四爷对儿子的一举一动,眉毛一动都知之甚详。 四爷眼角余光看到儿子的动静,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四爷非常厚道。 和陈巡抚又聊了不到半刻钟,大致定下来萨摩藩和大琉球的事情,吩咐人给陈巡抚每样打包一份点心,细细地写好做法加上一套花样模具,回来小亭子。 来到儿子的小榻边,俯下身。 额头贴着儿子的小额头,笑着问道:“弘晙和阿玛一起用茶点?” 弘晙…… 生气。 就见生气的弘晙阿哥气呼呼地碰一下阿玛的额头,眉眼耷拉,腮帮子也是气鼓鼓的。M.dUOJU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