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搂草去了。” 出了门,蹬蹬地就跑了,差点把来送烧肉的秀瑶撞倒。 而秀瑶自然早就来了,在外面听了一会儿,她也是故意让二婶看见的,让二婶知道知道,偷钱的事儿大家都晓得,她要是还敢做什么,小心翻出来一块算账。 而且她也是算着二婶会被嬷嬷揍,所以抽空来瞧瞧的,二婶偷的那些钱,嬷嬷怎么可能会放过呢,肯定想让二婶吐出来的。 这不,就看了一场热闹。只是她也有点奇怪,嬷嬷竟然没有当着爷爷的面处置二婶,还把家里人都支出去,这是为什么呢? 很快,秀瑶又想通了,应该是想把弄出来的钱自己把着,不让爷爷他们知道。 转眼腊八,柳氏昨天就把各种材料都准备好了,该泡的都泡好了。这天天不亮她就起来亲自熬腊八粥,自从分了家,她很喜欢亲自给男人和孩子们做饭吃,而不假手他人,秀容几个反而是打下手,主要是学厨艺的。今年家里好起来,她就不吝啬,该吃还是要吃的,过节更是要讲究。 有自己家里晒得红枣、绿豆、红枣、黄米、黑豆、花生,有孙家小集市给的大米、江米、桂园、芝麻、莲子、葡萄干、核桃仁、杏仁等。 该煮熟的下锅煮,然后小火慢慢地熬,足足熬了两个时辰。 秀瑶几个馋得直流口水,满园子的香气都飘出去了,外面路上都有人喊,“谁家熬的那么好吃的腊八粥,真香呀!” 柳氏喜滋滋地掀开锅,口里说着吉利话,她先盛了一小盆,里面花生、红枣、红豆、莲子、桂圆等炖得软烂却又看得清形状。柳氏又用刀将杏仁、核桃、葡萄干、桃脯、杏脯等切碎,然后撒上上面做点缀,又盛了一盆,上面撒上雪白的砂糖,家里为了腊八粥特意吃白糖,平日里都是饴糖,糖的旁边又撒了染得红绿的橘丝,姜丝等。 秀瑶几个看得移不开眼睛,腊八粥表皮凝了,红的,衬着雪白的糖,更别提其他各种点缀了,忍不住就要去喝。 柳氏却道:“先上供,等一刻钟再喝。”说着又分别盛了几小盆,对秀瑶几个道:“给你二爷爷家、三爷爷家、大爷家、爷爷家、周四奶奶、周强家、月莲家、秦德才家……一人家送一小盆去。” 正说着,就有人来给他们家送,农家就是这样,吃点好饭要好的人家都会互送,更何况是腊八粥。腊八粥,本来就是互相送着吃,你尝我的,我尝你的。 秀瑶家送出去十来份儿,收到了二十来份儿,吃不完,便又送别人吃。 张氏就熬了一锅杂豆汤,也送了一小盆来,不过他们还是喜欢吃柳氏熬的,稀烂的,糯糯的,黏黏的,甜甜的,香香的。 柳氏让秀娴给场里送了一盆去,秦产和秀丽喝得不亦乐乎,连秦业在家里喝了都被他们感染地又喝了一大碗。 过了腊月初八,时间就走得格外快。今年秦家的人都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出夫,腊月过得格外温暖有意思。腊月十八柳氏煮了一锅猪皮、猪蹄,拆解好了,做了一大盆肉冻。又宰杀了两只大公鸡,放在锅里炖,然后将肉和皮拆下来,又加了香菜梗,将肉、皮、汤放在大瓦盆里,凉透了之后就是鸡肉冻。 冬天虽然冷,可大家都喜欢吃这种凉的肉冻,各家手艺不同,作出来的口感风味也有区别。比如说柳氏喜欢原味的,咸度适中,而大舅妈喜欢肉皮冻里家店辣菜条、酱油多一点,又咸又香。 做好了之后,柳氏让秀容和秀瑶去给嬷嬷家送了一小盆,也只够他们吃一顿的。她就是让张氏馋,分了家,他们也能时常吃,不分家,就只能吃一顿。 张氏果然时常跟老秦头吹吹枕边风,加上看着老大家过好日子,这也老秦头下了决心,过了年就分家。 这日二十四,要扫尘,柳氏让秀瑶等人把家里的家什儿都搬出去,然后把笤帚绑在长长的竿子上,将屋顶那些蜘蛛网、灰等都扫下来。 腊月冷得厉害,滴水成冰的架势,秀瑶穿着圆鼓鼓的棉衣棉裤,拿着抹布在院子里擦拭那些器皿。秀容哈着手,对秀瑶道:“瑶瑶,咱们去场里暖和,家里冻死了。”为了扫屋,屋里几乎倒空了,更别说生炭炉什么的。 秀瑶忙提醒她,朝她摆手,柳氏还是听见了,轻声责备道:“秀容,自己拧一下嘴。” 秀容立刻“呸呸呸,童言无忌,过年好,过年好,过年好得呱呱叫。” 过年的时候不许说不吉利的话,而好的话可以随便说,越多越好,柳氏听她在那里打趣,就笑道:“一会儿就好,咱们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回头糊M.duOJu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