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苏俄人在伊朗西北部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而且在伊拉克以及阿拉伯半岛那边也都还在英国人的掌控当中,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继续动摇英国人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旁边的马寅初道:“现在我们都进驻伊朗了,英国人对此已经警戒甚多,如果要继续西进的话,恐怕助力不小!” 陈敬云却是要求:“英国方面的阻力算不得什么,现在英国人还霸占着全球那么多的殖民地,又不是只有我们一家眼红,美国那边不也在想尽了办法想要拆掉英国的殖民地嘛,要不然你以为美国人怎么会默认东南地区各国的读力,默认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动作,因为他们比我们还想让这些地区读力。这要是不读力的话,他们的市场怎么来,工业原料怎么来!” 尽管中国和美国是属于战略上的绝对潜在敌人,但是中国和美国在某些方面也是有共同利益的,比如这两国都不想让英法等国的殖民体系延续下去,最好是全世界的殖民地都读力。 说到底,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之所以参加到这场大战来,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但是他们最终参与进来都是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他们需要工业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中国和美国还是属于最大的赢家呢,因为这两家因为战争得到了庞大的工业品市场,并通过战争的行为来保障了战后的工业市场以及原料供应地。 什么战略安全,什么国防安全之类的都是废话,战争不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调节工具而已。 要不然陈敬云闲得蛋疼去弄什么中东战略以及支持曰`本去进攻澳大利亚啊,因为中东有石油、澳大利亚有铁矿,而这两种资源可谓是工业经济的基础资源了。 当然了,现在的曰本人还不知道中国的这些打算,不过即便是知道了他们又能如何,难不成就不进攻澳大利亚了吗?不,他们还是会继续进攻澳大利亚! 如此背景下,1942年6月份曰`本在澳大利亚发动了规模浩大的登陆作战! 第八百三十二章 1942年编制 1942年初,随着中国结束在俄罗斯的战役,并彻底吞并俄罗斯共和国后,前期从那与俄罗斯战役的大量精锐部队就已经陆续进入了休整期,尽管在1942年的上半年里陈敬云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中东,并且为了进军伊朗而和英国进行了激烈的外交争夺,然而中东战略尽管重要,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只是一个外交上的战略,并不会说牵扯到中国太多的军事力量,也就没有必要动用太多的精锐部队来应对。 目前中国在中亚地区部署的兵力并不算多,除了少数几个一线部队外,很多都是守备师姓质的二线部队,哪怕是西伯利亚那边也没有继续部署大量的一线战斗部队。 相反,在俄罗斯战役结束后,中国陆军就是进行了大范围的军事调动,把前期作战的一线战斗部队撤回来,然后进行休整,并从国内抽调大量的二线部队进入中亚以及西伯利亚地区。 而这些参与了俄罗斯战役的精锐部队目前一部分是返回了本土,另外一部分则是在中亚以及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休整,休整的过程中,这些精锐部队也开始根据参谋部制定的最新编制条例进行整改。 中国陆军的编制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持续改变的,而且大多都是发生在某一场战争之后,比如国内统一战争后,第一次中曰战争后,第二次中曰战争后中国都是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之前陆军规划使用的是三十年代中期制定的编制了,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种新式装备的涌现以及陆军大幅度提高装备的机械化后,就使得中国广泛存在的步兵师的编制已经很难使用现代战争了。 甚至去年开始陆军就已经筹备着对现有的步兵师编制进行改动,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缩小规模,把以前的高达一万八千人的规模缩小下来,因为随着摩托化程度的提高,火力密度的提高,一个师的兵力密度实际上已经用不了那么多人。 在俄罗斯战役期间,陆军已经先后改编了数个步兵师作为实验部队,后来发现效果很不错,所以等俄罗斯战役一结束后,陆军就是迫不及待的开始实施新式编制了。 1942年的新编制和以往的编制相比,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全面采用半自动步枪代替以往的栓动步枪,也就是说用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全面取代1916年式步枪,此外的改变还有加大火箭筒的装备数量,加大枪榴弹发射器的装备数量,以上这三项可以说是为了加强步兵基层火力的措施。 除了基础步兵火力的加强外,还极大加强了火炮支援力度,比如团属火炮中以往是75毫米轻型榴弹炮,但是在对俄罗斯作战中发现,团属火炮的75毫米榴弹炮还是太过弱小了。因为这年头德军的团属火炮虽然也是三英寸的步兵炮,但是人家还有一个155毫米的重型步兵炮呢,而美国人那边的团属火炮虽然目前也是75毫米的榴弹炮,不过美国人目前也已经打算全面换装105毫米榴弹炮了。 作为一支以对抗世界列强军队为己任的陆军,中国陆军向来都是放眼全球的,所以陆军已经决定,把团属的支援火炮改为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加强团属炮兵火力。 加大口径的还有反坦克炮,原本中国陆军M.DUoju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