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辛亥大军阀

第314节


出了一道道前进的路线,t15坦克以及t12坦克以优良的越野姓能驰骋在雪地之上。
  不过当前线部队的坦克全速前进的时候,在后方的运输部队却是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尽管事先已经有着充分的准备,第五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一起可是足足凑出了三个重型卡车运输团,第一装甲兵团提供远距离的补给,然而随着第一装甲兵团越来越深入俄罗斯腹地,补给路线越来越远的时候,原有的运输团就显得不够用了,而这还是在冬天的时候,如果是夏天,原野上的冻土化冻就会让俄罗斯变成一个巨大的沼泽,那时候别说远距离提供运输补给了,就连普通的补给运输都很难做到了。
  正是因为考虑到春夏补给运输困难,这也是中国选择在冬天对俄罗斯共和国发动大规模进攻的重要原因,因为的中国陆军宁愿进行在冬季中冒着零下几十度严寒作战,也不愿意面对俄罗斯的那一大片烂泥潭。
  数以万计的各式车辆漫山遍野的朝着俄罗斯腹地而去,超远的行军让补给困难之余,更是让大量车辆抛锚,有时候为了不让这些抛锚的坦克或者卡车挡住后面大军的步伐,甚至直接推下了路边遗弃。
  这一条由钢铁洪流铺就的进攻线!
  第八百一十七章 北方定(一)
  在俄国境内作战,不管是德军还是中国陆军,他们所面对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苏俄或者俄罗斯国防军自身的抵抗,而是俄国那广泛的领土所带来的巨大距离。
  所具体表现出来就是部队进行军事行动的时候,机动距离都是非常的长,动辄就是数百公里的机动距离,如此情况下传统的步兵部队根本无法执行这些远距离的机动作战,因为等他们长途跋涉了数百公里之外,估计战争都结束了。
  因此在进攻俄国的时候,中国陆军的传统步兵们都是沿着铁路线慢慢推进,而在铁路外的机动作战,主要是由机械化部队所负责。实际上这种模式在很早之前就是这样的了,不过在坦克大规模出现在各国陆军之前,担负机动作战的部队是骑兵而已,要不然沙俄时期的哈萨克骑兵为什么那么出名呢,就是因为他们在广泛的俄国领土上作战具备了天然的优势,基于同样的理由,中国陆军在插手俄国内战之处以及中国没有大规模装备之前的二十年代时期里,中国陆军同样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只是在机械化部队走上了正规后,骑兵数量才大幅度较少,到了如今中国陆军的骑兵只剩下可怜的数万骑而已,而且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变成了摩托化骑兵,纯粹的骑兵部队只有部署在藏省以及疆省南部地区的一个骑兵团以及两个骑兵营而已,之所以在这里保留了一团又两个营的纯骑兵部队的理由也简单,那就是藏省是面向印度的,而藏省那地方的交通已经不能用差来形容,别说维持机械化部队的补给了,甚至连坦克和卡车都进不去。
  这也就是中国陆军驻扎藏省的部队里依旧保持骡马化的原因,不是中国的坦克和卡车不够多,而是进不去,进去了没法用,还不如直接用骡马维持补给,用战马作战来的方便些。
  不过这种情况在西伯利亚以及中亚地区却是不成立,因为西伯利亚地区和中亚地区广泛的平原、戈壁、沙漠地形,导致了这里汇集了中国最为庞大的机械化兵团,第四集团军、第五集团军、第六集团军里都拥有大量坦克和履带式车辆和轮式车辆,哪怕是普通的步兵师,也都是完成了摩托化的步兵师。
  目前中国陆军虽然正式编制只有装甲师和步兵师两种,但是步兵师又有机械化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骡马化步兵师。
  骡马化步兵师实际上也就是所谓的山地师,主要部署在交通不便,山地纵横的地区,比如藏省地区。
  机械化步兵师也并不是纯粹的步兵师,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装甲师,只是坦克少一些,但是他们的装备却全都是自行化标准。
  而摩托化步兵师,则是配属了大量卡车以及少量履带式装甲车辆的步兵师,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用大量卡车取代了原有的大量骡马,主要是体现在运输上,作战则是和以往的骡马化步兵师没有区别。
  中国的一百多个师旅部队中,除了装甲师以及机械化步兵师外,其他的步兵师中绝大部分都是完成了摩托化的步兵师,另外还有部分用于特殊山地作战的骡马化步兵师。其中哪怕是守备部队整编而来的二线部队,比如番号为八十多、九十多的那些步兵师,别看他们在中国陆军的序列里只是二线部队,但是同样是装备了大量卡车的摩托化部队。
  不过这种编制只是战前编制,而在全面动员后,中国的各种军事装备产量几乎是呈现爆发姓的增长,以往所有短缺的坦克数量也是变的富裕起来,加上参考了美军里头在普通的步兵师也配属坦克,国家军事委员会已经是准备在普通的步兵师里头也配属一个坦克营。
  原本之前中国陆军在建设了大量装甲师以及机械化步兵师外,只是在军级编制上才配属一个读力坦克团,以支援步兵作战。但是实战中往往是把这些读力坦克分散成一个营一个营,以支援各步兵师作战。所以陆军干脆是打算把这场战时编制给正式确定下来,给m.DUoJUcAi.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辛亥大军阀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