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将来就是什么样吗?” “你们想象过,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旁人都在飞速向前奔跑,而你们却在原地踏步吗?你们想象得到,将来你们也许要听命于你们负责管理的这些改造对象吗?” 贾放描绘的这一幅场景之中,对于官兵们来说,眼前这些改造对象都过得比他们好,爬得比他们高——这也太可怕了。 关键按照贾放的说法,他们越是虐待欺负这些改造对象,对方将来咸鱼翻身的机会就会越大。 万万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一时间人人都挺直了胸脯,表示他们一定会听从贾大人的吩咐,小心维护与改造对象之间的关系,不会辜负贾大人的厚望。 将这群官兵们教训完了,贾放这才放缓了声气,问:“和以前平南大营相比,觉得待遇比以前好了吗?” 官兵们一致点头反映:吃的的确是好多了。 贾放一拍额头:就知道吃。 看来他这一生,就始终在吃货与吃货之间游走啊! * 胜利新村的建设,也极大激发了桃源寨的生产热情。 别的不说,五千人的村落,每天消耗的口粮都不在少数。三村食堂承揽了两个村落的集体烹饪,每天敞开从武元县和桃源寨采购粮食、蔬菜与肉类。 桃源寨里前些日子损失不重,乡民们挂在梁上腊肉和腊肠都没遗失,这时允了一部分出来给胜利新村,厨娘只要往炒菜里加一点煸炒过的腊肉片,那新鲜菜蔬就自带一股肉香与腊香。 各家各户养出来的猪羊鸡鸭都有了销路。冬日里没有蚊虫,稻田里肥美的稻花鱼这时也被村民们“恩将仇报”地捉了出来,抹上盐,风干两日,直接送去胜利新村,蒸一蒸就是一道美味。 在这些日子里,桃源寨此前萧条多日的农副食品产业重新恢复了元气,各家各户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随着青坊城的修筑完成,“锦花”纺织厂和“红香”糖坊也纷纷复工,并且不约而同地扩大了规模—— “锦花”的妇人说:“咱们现在已经在城里(青坊城)了,有城墙护着怕啥,能造几台机器就造几台,可劲造就是。” 于是,被山匪们毫不留情地毁坏了的水力纺线机和织布机又都重新被制造出来。 锦花的妇人们立即发现人手不够用了,而田家的糖坊因为扩大了采购的规模,肉眼可见地缺乏人手。两家一拍即合,一起去武元县招工。 现时正是农闲的时候,武元县的百姓们买来的稻种还没到下种的时候,种猪和种鸡还未成长为奔跑猪与走地鸡。武元县的百姓们纵使浑身是劲儿,也使不上。一听说招工,都来了兴趣。 两家厂子招工的标准都不算太高:糖厂是有一把力气,没有疾病,爱干净就行;纺织厂则专招有纺织经验的妇人,并且承诺安排食宿。m.duoJU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