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这场战争是齐国那边先挑起的呢? 想到这里,他冷冷说道:“一日!就一日!若明日日落之前我尚未看到你等攻破兰陵,休怪我不客气。” 徐梁敢怒不敢言,只好想办法攻取兰陵。 可问题是哪有什么好办法,兰陵早已得知了郯城陷落的消息,且正因为这个原因才城门禁闭,全城戒严,难道他徐梁还能说服城内的家族开门献降不成? 攻城! 唯有攻城! 于是,徐梁等人让麾下的平民兵花了半日工夫打造了一批攻城长梯,然后火急火燎地展开了对兰陵城的进攻。 别看兰陵城内只有千余守军,但这些守军好歹是衣甲齐全的齐国正军,再加上又得到了兰陵城内各家族的帮助,以至于徐梁付出了整整三千余人的伤亡,这才在次日黄昏前打下了兰陵。 总共就六千人,一场仗就打没了三千人,倘若这些牺牲者都是宋人,恐怕戴不胜已经急地顿足捶胸了,但这会儿,戴不胜却一点也不心疼,反正死的这些人,要么是齐人要么是楚人,又不是他宋国人。 至于协从兵的数量,只要拿下兰陵后故技重施,他完全可以再凑两三千人出来。 六月十九日,就在戴璟、萧戗二人率领增援军队抵达逼阳的同日,戴不胜以他麾下宋军毫发无损的成绩拿下了兰陵,至于协从军的伤亡,他丝毫不放在心上。 兰陵陷落之后,城内的齐国贵族纷纷逃亡,但也有些人不舍得放弃家业,满心惶恐、面色惨白地来到戴不胜面前,表示愿意投降宋国,恳求戴不胜宽恕他们,莫要屠戳其族人。 在这种情况下,戴不胜故技重施,照搬他在郯城时的那一套,要求这些家族想办法凑个几千人协助他攻入齐国腹地,否则,据不从命的家族则全部处死。 在死亡的威胁下,兰陵邑的各家族只好顺从,一方面派出家族子弟,一方面则胁迫城内的平民,总算是勉强又凑出了三四千人。 戴不胜将这些人交给徐梁,旋即,在他麾下八千宋国正军于城内完成粮食补给后,他立刻再次挥军向北。 从兰陵往北,途中可经过位于西边的鲁国的「祝邱邑」,戴不胜没有停留,继续往北。 原因很简单,鲁国乃是当代文化的汇聚地之一,且与儒家有着非常悠久的渊源,在没有名目的情况下贸然进攻鲁国,必然会惹来天下人的指责。 更要紧的是,鲁国在近两百余年来频繁发生君主与「三桓」的争斗,甚至于有好几代鲁国君主皆在与三桓的斗争中死去,以至于鲁国根本没有余力干涉中原诸国之间的矛盾,当然,对宋国自然也没有什么威胁可言。 正因为这个原因,无论是齐国还是宋国,都有意无意地避开鲁国,毕竟鲁国对他们毫无威胁可言,哪怕想要夺取鲁国的土地,也不至于会急在一时——先击败其余有威胁的国家,最后再图谋鲁国即可。 从祝邱邑再往北,即是「鄅邑(开阳)」。 鄅邑同样是鲁国的领土,因此戴不胜继续往北,没过几日便抵达了「莒地」。 抵达莒地后,戴不胜故技重施,命令随军的郯城、兰陵两地军队攻打莒地。 此后,「根牟」、「渠丘」、「杞」、「盖」等城池,戴不胜皆凭借这种策略,强迫降服自己的齐人攻打城池,而他麾下宋军,更多的则充当一种威慑。 虽然以这样的策略大大延缓了「奇袭齐国」的日程,但优势在于戴不胜麾下的宋军几乎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此时的戴不胜,已堪堪快攻打到齐国的腹地。 但相对地,齐王田地亦得知了宋军进犯国内的消息。 六月二十六日这一天,齐王田地一如既往地在宫廷内听着乐师的演奏。 不得不说,作为齐国的君主,齐王田地要比许多中原诸国的君主幸福。 回头看看赵武灵王赵雍,在他刚继位的时候,魏国的魏惠王魏罃纠集了秦、齐、楚、魏、燕五国军队胁迫赵国,企图将赵国彻底瓜分,全凭赵雍与肥义、赵成、李兑等臣子顶住诸国的压力,这才化险为夷。 可田地继位的时候,齐国却是太太平平。 更要紧的是,田地继位的齐国,有他祖父齐威王、他父亲齐宣王打下的坚实基础,此时的齐国已经完成了变法——邹忌变法,国内那些腐朽的旧贵族势力已被扫清,国家经济高速发展。 在文化m.DUOju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