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锈迹斑斑的碗递了上来。 韩孔雀没有接,却看得出,这只碗包浆很自然,应该是真品。 “等会,等韩先生坐下来了你们再拿东西。”钱种树喊了两嗓子,不过根本没有人理会他。 这些人可对他十分不满,谁让上一次韩孔雀来,他只顾把自己家的东西买了,没有给乡亲们留条路呢! 钱种树看自己的话不管用,立即护着韩孔雀,让他做到了大队部院子中的一颗大树之下,这边太阳晒不着。 坐定了,韩孔雀立即接过了那只铜碗:“一个个的来,反正我也跑不了,大家都不用急。” 韩孔雀这么一说,一些挤在他身边的老人,全都讪讪笑了起来。 其实这只是一些老人的狡猾罢了,他们都害怕韩孔雀收够了东西,后面的就不收了。 还是钱种树了解这些人的想法,所以他道:“韩先生是大老板,他有的是钱,你们拿来的这些破烂能够值几个钱?不用害怕韩先生买不起。” “你说什么呢?就算我们这些是破烂,也不比你家的那些差。”一个老头道。 “三叔,就因为我知道我家的那些是破烂,所以我才没有拿出来献丑。”钱种树笑着道。 那老头表情一滞,立即反应过来:“你不要在这里捣乱,让小韩同志好好给我们鉴定,我孙子早就说过几次,这只铜碗是好东西,只不过我一直没有交给他拿出去卖。” 韩孔雀不管他们说什么,他自己仔细观看手中的铜碗,铜碗通体无字样,碗内有螺旋纹,轻敲有向古钟一样的声、且发颤,音质清脆! 铜碗内有螺旋纹,那是车床车丝的痕迹,中国的机器铸造生活用品,最早是在同治和光绪年间,一直沿袭到民国初年。 铜碗一般不作为生活中的日用器皿,属于祭祀或神龛上的摆件居多,这只铜碗的包浆整体厚实匀称,没有铜臭味,韩孔雀基本可以断定是真品。 一般来说清代的铜碗都有比较精美复杂的花纹,但也不排除例外情况;鉴于铜碗没有花纹,从保守点断代上说它是民国早期的器皿,最多也就是到晚清,所以这只铜碗价值不大。 “大爷,这是一只民国的铜碗,当然,因为没有花纹等东西来证明出处,所以也可能是晚清时期的铜碗,这只铜碗是真东西,现在存世量不多了,是好东西,好好保存着吧!”韩孔雀鉴定的很快,就在老头和钱种树还没说完话时,就给出了答案。 “真的是好东西?”老人高兴的道。 看到老人的样子,钱种树苦笑道:“三叔,是真东西,但不值钱,你老自己保存着吧!” “是好东西怎么会不值钱?”老人道。 韩孔雀和钱种树同时苦笑,钱种树道:“三叔,这些民国的,最多到晚清,上面还没有花纹,所以制作的不算精美,这样的铜碗不值钱。” 看到老人不信,韩孔雀道:“如果是带花纹的精美铜碗,民国的最多也就四五百块,您这只,最多最多也就值一百元。” “一百?一百也不少了,卖了。”韩孔雀本来以为老人会失望,没想到韩孔雀说出能够值一百元之后,老人居然乐呵呵的笑裂了嘴。 韩孔雀汗颜:“老人家,用不用跟家人商量一下?” 老人道:“不用,这只碗是我年轻时在地里干活刨出来的,我能当家。” “韩星,给钱。”韩孔雀只好把碗放在了一边,仔细收好。 其实这样的铜碗,韩孔雀还真不想收,不过这总也是一个收藏门类,收下也就收下了。 收了这只铜碗,韩孔雀随手在一边把这只碗的价格和特征记录了下来,这样以后也可以作为一份证明文件保存着,以免过后同这里的村民出现扯皮现象。 “三叔公,你上一边去,该轮到我了。”在老人后面,一个中年人着急了。 韩孔雀看了他手中的东西一眼,又是一件铜器,不过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那简单无纹的样子就知道,也是民间的普通东西。 韩孔雀从桌子上拿起铜香炉,直接点评道:“应该是民国时期的,黄铜,素面,这是典型的民国初双耳铜香炉,底款为‘大明宣德年制’,老包浆,保存不错,局部有点点敲瘪,价格在八千到一万五,如果卖给我,我最多出到八千。” “八千?卖了?”中年人听到了韩孔雀的报价,立即高兴起来。 韩孔雀疑惑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示意韩星付钱。 钱种树在一边小声的道:“这只香炉,他拿着去了魔都市好几次了,就没有一个人出价超过一千块。” 韩孔雀立即知道了这中年人会这么高兴了,原来早就找人看过了,怪不得一点都不反对他出的价格。 自己的情况被钱种树揭穿了,中年人有点不好意思:“大城市里的人太坏了,明明是好东西,他们就是不愿意多出钱,我这个东西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居然只给三五百M.DUOJUCaI.Com